
蔡予婷
演奏家状态
- 已参加17 次演奏会
- 具备申请年度点评资格
点评人:艺超教研组
这是一首大型奏鸣曲,第一乐章就长达5分半钟,你有一个很好的速度,并且从头到尾节奏稳定,没有卡顿和错音,这展示出了你的功力和刻苦练琴的成果。长度是检验一个演奏者能力的重要考量标准。 由于篇幅限制,不能提示很多细节,那么就在一些大的方面给予你一些启发。 首先,左手的伴奏。阿尔贝蒂伴奏音型,它有一定的规律和韵律感,所以每一组的音都是有向心力的,更像一个球形,不是平面。 其次,音色的设计。很多细腻柔和的乐段都是手的方向都是向内的(向身体方向),声音是内敛的。但是到22小节最后一个音开始,强有力的音乐出现了,这时候手的方向是向前的,更多的力量运用到指尖,声音也是张扬的。这样的音色对比非常重要,你的音乐将充满生命力。 第三,三对二。这是一个难点,你可两只手的不用行动轨迹练起,右手是有上下规律的二音连线,左手是有左右方向的三连音,两只手一横一竖,试试这样的配合是否对你有用。 最后,你有很清晰的装饰音,很好的旋律线条,不错的强弱对比。再加上一些乐句和伴奏的紧致感,你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加油!
点评人:艺超教研组
谢谢你的演奏!该曲主调为D大调,音乐情绪富有活力,且较为明亮光明。你的演奏完整,主题动机能听到明显的弱起,旋律线条清楚有起伏,声部之间有一定层次感,内心有歌唱,双手的配合很好,这里装饰音的弹奏是你的短板,它大多用34弱指的指法,要求手指的独立性高,因此要弹出清楚干净的感觉不容易,13小节开始有很多八分音符是带重音记号,注意它的用法是一种语气的强调,对位声部的三个八分音符音型如5-小节47-49小节,它的声音饱满有弹性,附点四分音符(如26小节)的跨小节延长音气息悠长,5指要站稳,手腕配合好,继续努力!
点评人:艺超教研组
谢谢你的演奏!相信你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前奏曲,意为序曲和引子,萌芽于16世纪,当时以琉特琴和管风琴作为一种开场的的激情演奏,一直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许多作曲家创作出优秀的前奏曲,但到肖邦这里运用创作的钢琴作品大放异彩,1838年27岁的肖邦带着他的爱人乔治桑和孩子离开巴黎的沙龙生活,开始为期七个月的南欧旅行,最后在马略卡岛上瓦尔德摩萨修道院里养病,当地的人们对患肺病的肖邦十分忌讳,而且天气恶劣,雨天居多,他只能常常呆在修道院里,整日面对的是全身裹黑袍的修道士,阴郁潮湿的天气,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寒冷和恐惧,对生死也变得格外敏感,所以在这样暗淡的时期,他完成了整部24首前奏曲,作品蕴含着肖邦丰富的内心情感,生活情景,有咆哮声,哭泣声,教堂钟声,交织着修道院的悲伤与欢乐,有表现自然与美好, 也有生死及浩瀚宇宙的思考等。 据乔治桑回忆,在一个雨夜,她外出回来看到肖邦在钢琴不断重复b音,就好像雨滴不停的重复敲打着外面石砖的声音,随后他就即兴创作出这一首如歌如诉前奏曲,该曲篇幅不长,为一部曲式,1-8小节为乐句a,9-14小节是乐句a1,15-22小节是对比性的乐句b,23-26小节为尾声,曲子开始的左手分解和弦如大提琴深沉延绵而忧伤的音色,好像作曲家内心深处的哀伤,这里a句有三个递进关系句型,情感一次比一次深厚浓烈,右手几乎是固定的伴奏音型,持续不断的高声部单音像淅淅沥沥的雨滴,这种雨滴般的重复音单调且有节奏的进行需要我们保持贴键,左右手三个声部的力度层次,音色十分讲究,到第六小节第三拍开始出现了高声部旋律歌唱的线条需要我们留意,十一到十四小节调性转为明亮的C大调,仿佛看到希望的曙光,心灵得到短暂的慰籍,十五小节回到了b小调,左手有几个重复句型的地方,如十三十四,十五到二十一小节,仿佛回声,徘徊,留恋不舍,肖邦用精细微妙的音乐语言深刻的刻画出他内心起伏的情感和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非常有意境。 你对这首曲子的风格有一定把握,音乐技巧也不缺乏,希望通过简述作曲家的生活背景创作背景,乐曲结构能对你的演奏有更深层的认识和理解,继续加油!
点评人:艺超教研组
谢谢你的演奏,看得出你已经相当熟练了,进一步我们需更细致练,曲子的1~8小节是主题在高声部陈述,大部分是由分解和弦的音型结构组成,弱起的大句子里又可以分为六音一组的小素材,好像一节节车厢连接起来的火车,在轨道上延绵起伏,从第8~16小节对题出现,主题转为D大调在中声部陈述,你的左手进入过于直接,注意是弱起,要有乐句呼吸,右手的对题注意音量,两声部的主次关系,16~23小节主题在低声部出现,右手的单音变为双音,对题交错,追逐,表现更为丰富,所以注意左手低声部的同时要听右手的对题,23~45小节为插部1,其中23~32小节是主题素材的对话,交流,33~39小节右手出现了柱式和弦的写法,左手e小调的主题陈述,这里的整体更为立体宏伟辉煌的感觉,你的和弦要抓紧,小拇指注意高声部旋律,40~52小节主题素材不断模进,53~60为原调主题再现结束段,通过这些段落分析你的脑袋对整首曲子脉络会更加清晰,什么时候声部出现该如何处理,注意这些,分手练,分段练,你会表现更好,加油!
点评人:艺超教研组
比较复杂的一首变奏曲,主题为陕北民歌《蓝花花》。主题和每个变奏都有作者明确的小标题:蓝花花-山歌-说媒-破婚-秃坟-反抗-自由,最后是尾声。7段不同的音乐标题,有着7段不同的风格和故事情节,这也决定了演奏的风格,所以可以在练习时多在情节上加以把握,并处理触键方式和表现方式,让每段有明确地对比。 对本次演奏的建议: 1.《说媒》,左手连续和弦重复可以带上重音4音一组弹,会轻松很多。 2.《秃坟》,连续琶音的旋律线,都在双手的高音外声部上,可以稍加挥动右手5指和左手1指,并主动站立,来强调旋律音。 3.《反抗》,同样突出外声部,重心偏向5指。 4.《自由》,不仅有高声部旋律,还有低声部的旋律线,谱面上用4分音符来表示,也是需要强调的。 整体来说还不错,继续练习,继续努力!